11月27日出版的《山东交通学院报》刊发院长鹿林署名文章《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全文如下: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院长 鹿林
我们常用知识、素质、能力描述人的不同方面,其实,三者共融于人一身,但三者又有所不同。有知识并不代表有能力,有些人读了许多书,知道了很多事,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不强,而有些人可能读书不多,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很强,知识要变为能力,需要两者的融通。在科学的发展中,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知识的探索和提炼,形成了学科专业的体系,对人才的培养我们习惯于依托学科专业传授知识,一门一门的课本讲授、习题练习、期末考试,连续几年积累知识,再经过短时间的实习、毕业设计,锻炼提升一下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将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锻炼分段进行,或将主要关注点分段进行。这种培养方式我们很熟练,其优劣与否?难以笼统评价,但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实际效果是,毕业生从业过渡期偏长、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却是事实。我们正在实施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是基于应用型这一基本命题,更多关注能力优先。那我们的人才培养方式可否由知识体系的传承,转为以能力培养配置知识体系的学习,即通过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素质的提升?时下欧美国家工科院校实施的CDIO培养模式,我们国家实施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等等,都是依托于一个项目以起到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我们正在实施的依托于“调研——规划——实施——反馈”的循环来进行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更加明确了从人才市场需求、学生成长需求到学校培养方式变革的价值链,并强调了贯穿于人才培养各项价值活动之中的能力培养的主线地位。
那么如何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呢?
首先,在调研阶段,要将国内、国际本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清楚,对发展趋势要有概念性的展望,发现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或差异,由专业的发展状况分析入手,延伸到人才的市场需求,并将人才的需求特征归纳为知识、素质、能力的分类表述,借此解决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起点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社会发展将会更加彰显人的个性价值的实现,因为这样会更好地发挥人的潜能。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成长是教育者的责任,当然更应该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责任,因此,帮助学生寻找成长的定位,了解学生成长的渴望,也应该成为我们调研的重要内容和常规性工作。着眼于人才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是我们提升人才培养效益的基础。
其次,如何将能力培养为主线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设计阶段呢?我们知道大学人才培养是有时间性的,正常是四年(对部分人还要延长,有的学校也有差异),而四年的时光要分解为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每一门课的阶段性任务,覆盖了课堂教学、课余活动和自我成长等方方面面。大学教育是由若干事件组成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就是要以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为依托,组织事关学生成长的各项价值活动,而任何活动的实施显然离不开知识,能力也是由知识来表述和支撑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本学科的组成部分,而任何专业人才的培养,又都不是本专业的知识所能涵盖的,都需要其他学科知识的支持,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要由力学、数学、英语等学科知识支持。任何一个专业的内容都是由其他专业的知识构成的,只是因为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构成了知识配置的不同形式,因而形成了专业的划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内容设计,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不一定能详尽讲授,但应该将本专业知识的基本架构讲清楚,将涉及到的其他专业知识来源讲清楚,建立开放的学习体系,以使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兴趣进一步学习。这样既体现了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又兼顾了学科专业体系的完整性。人才培养的程序设计要可实现、可评价。以课程体系的设计为例,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都会涉及到许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又是由许多课程所承载的,其体系中知识的有机构成如何,每一门课程的知识点有哪些,如何实现等等,都要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阶段完成。即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就深深地体现着能力的烙印,其整体能力的培养又会分解到各个价值的活动上。由于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素质提高的水平等等,都要有清晰地实现路径设计。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四年的框架设计,逐步延伸到每学年的阶段性设计,到课程的细化设计,到活动的具体设计,到自我成长的自觉设计等等构成的。即我们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更好地聚焦在学生的成长上。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主观的意愿,更在于谁来完成,这就要对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教育者和学生的职责要求清晰。
第三,能力的培养要贯彻实施的全过程。人才培养是一步一步推进的过程,要落实到每一个教育环节中,协同非常重要。那我们的协同表现在哪里?一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要达到协同,即课堂教学、课余活动和自我成长的协同,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们顺着能力提升的脉络进行每一项价值活动,每一个教育者承担的工作内容可能不同,但可能共同作用于同一个班级或一个人,应该形成培养的合力,而不是分力,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集约化程度。二是要在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建设中体现协同,诸课程的有机性组合才能实现体系,缺失了有机性就沦落为课程的堆积。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的团队要共商培养内容,共同讨论知识点的构成,尤其是将体系的要求,转化到每门课程中,体现课程对体系的支撑作用。三是要推进成长信息的共享,人才培养面对诸多不断变化的因素,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学生成长过程的变化、教师知识能力的变化、学校管理方式的变化等等,局部的变化又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我们应该明确变化的方向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在变化中实现协调的重要基础就是信息共享和群策群力。
第四,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永远没有终结的工程,不断地改进、完善、创新应该成为工作的常态,因此,反馈就十分的必要。我们应该建立即时反馈和阶段性反馈的程序,对于能够及时改进的问题就及时改进,对于需要充分研究的问题,应该阶段性提出意见,改或者不改要明确;对于那些影响提升培养质量的关键点,要明确改革的进程,如考试制度的改革,是期末一锤定音,还是平时加期末考试的结合?是教考结合,还是教考分离?等等。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要逐一解决。同时,针对学分制改革,也应该以系统论的观点,深究由此带来的观念、方式、管理等等的变革。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大学学习到的知识在人生中能够应用的部分是很少的,大量的知识需要终身学习来取得。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以能力为主线配置知识的过程中,知识只是能力培养的素材,学习知识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知识配置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能体现在战胜人生困难、完成工作任务、加快学习提升等等方面,但更在于具体方法的基础之上,培育一种强烈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式改革,教育者能力提升是关键。能不能调研发现归纳人才的能力特征,能不能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一些科研创新点、教研创新点,并使其成果化,将成为教育者成长的重要依托。顺着能力培养的主线,我们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可能会在新的培养方式上,创造诸多的新方法,可能会形成我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核心竞争力也可能由此而产生。实际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内驱力之一,是我们教育者能够转变为更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照本宣科没有科研、教研等创新活动支撑的教育者时代可能就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