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办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两办动态 >> 正文

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2014-11-20  编辑:  点击:[]

    全国正在掀起轰轰烈烈的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党建工作的前沿阵地之一,高等学校理应开风气之先,走在活动的前列。群众路线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广大群众服务,高等学校的实践活动要明确服务对象就是广大师生;要主动服务于人才培养的这一中心工作;要自觉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特别是在学校实行二级管理、管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作为学校综合办事机构和校务运转枢纽的办公室,我们以“微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精致化服务能力为抓手,在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办公室精致化服务能力的内涵。

     精致化服务是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一种服务理念,是对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精神具有强烈追求的服务意识,是对细节、过程,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服务实践,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的服务目标。
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提高办公室的精致化服务能力,就要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学校办公室要充分发挥好全面服务、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四大功能,要具有充分开放的大体制,纵览全局的大视野、甘于幕后的大气度、拿起放下的真本事。

      二、提升精致化服务能力,要在“大”上做文章。
    (一)办公室工作要有大视野与大局观。
    作为信息沟通的枢纽,上下协调的纽带,广大师生容易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到学校办公室。他们对办公室抱有很高的期望值,认为其他部门解决不了的事情,办公室一定能够解决。因此,办公室工作不能只盯着内部,要具有大视野和全局观,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抓住领导关注的重点、工作中的难点、群众反映的热点,加强沟通协调,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要做到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办公室的影子,学校的每一项成就都有办公室的汗水。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无论是办文、办会、办事,还是机要交通、信件收发等,每一件事都直接影响着大局,一旦出现任何差错,都有可能给学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影响学校工作全局和形象。
    (二)办公室工作要有大气度与大胸怀。
    随着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办公室承担的责任、任务日益繁重、复杂,服务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办公室既要参与政务,又要忙于事务,还要搞好服务,压力大,工作节奏快、繁杂事情多, “加班没完没了,下班没晚没早”是办公室工作的真实写照。而另一方面,办公室工作有着明显的潜隐性和补充性特点,更多的是做了许多无形的幕后工作。对此,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有大气度和大胸怀,要正视工作、珍惜平台,坚持“多干事才能长本事,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工作态度,要甘做无名英雄,乐于补台搭台,让前台更精彩,共同把事情做好;大气度和大胸怀还体现在办公室不仅为领导服务,更要为基层,为广大师生服好务,甚至要为来校联系工作的外单位人员服好务;大气度和大胸怀还体现在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领导面前还是在群众面前,都要在姿态和心态上保持低调,在低调中不断修炼自己,提高自己。
    (三)办公室工作要有高素质,要有真本事。
      办公室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想做好办公室的各项业务工作,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政治思想素质要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而且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具有较强的理解、把握、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讲求工作的质量和时效,做到办一件事,象一件事,成一件事,不拖拉、不迟误;要勤学习、勤思考,做到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职,笔能成其文,言能明其意,行能成其事。此外,还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办公室工作很辛苦,经常要加班加点,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胜任不了的。因此,要学会忙里偷闲、劳逸结合。只有身体保持健康,才能够为学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提升精致化服务能力,要在“精”上下功夫。
     (一)“精”体现在对细节的完美追求。
    办公室工作要有谋全局,想大事的境界,但不论再大的活动也是由一个个细节构成的;再长的材料也是由一个个章节,谋篇布局形成的;再多的事也要分个轻重缓急一项一项地去做。对每一个细节精雕细刻,才能保证整个工作的圆满完成。细节决定成败大家都耳熟能详,但对细节进行仔细的研究,周密的思考,下力气协调,却不容易做到。一句话,细节无止境,有着无限的追求空间。
    (二)“精”体现在过程的规范性和唯一性。
过程的规范性和唯一性,是实现细节完美性的前提条件。常听企业界人士说,我们的产品质量上不去不是技术不行而是缺乏工艺规范,一个零件张三能做,李四就不一定能做,就是能做,他们各有章程,做的也不一样,质量怎么能保证?规范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增强工作交互性、复制性、传承性、透明性的前提。我们使用的电脑大概有电源、信号、鼠标、打印、USB、网络、耳机、麦克等十个左右的外部接口,但即使是一个新手也不会把这些接口连接错误(除非恶意破坏),因为这些接头和接口是一一对应,唯一匹配的。流程的唯一性要求我们要对工作过程进行优化,绘出明确的流程图,按照流程图操作不会产生歧义,进入“歧途”。优化流程需要我们换位思考,不能想当然地被习惯思维蒙蔽,需要我们设身处地的体验和总结。
    (三)“精”体现在工作目标的绩效特征。
    在学校进行二级管理,推行绩效考核改革的大环境下,办公室工作绩效目标一方面体现在高效率、低成本上,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办公室工作一定要快捷高效,干净利落。对群众反映的情况,要认真分析,及时上报;对领导交办的事项,要立说立行,即说即办;对临时应急的任务,要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办公室是学校的窗口,其工作作风、自身形象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办公室要引领一种“技术+艺术”的工作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完成工作,而且要体现人文情怀和审美价值。要树立成本意识,养成节约习惯。无论是办公室内部日常费用,还是会务、接待等工作,都要时刻保持节约,注意控制成本。比如,能开能不开的会议尽量不开,能长能短的会议尽量短开,会议准备要充分,内容要充实,发言要有针对性。这不仅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需要,也是树立办公室良好形象,养成良好风气的需要;办公室工作绩效目标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精致化人才培养的整体目标和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上。对一个学校而言,绩效更多地不是放在“利润”的语境下来解读,而是讲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贡献率。打造学校精致的人才培养能力,不只是教学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包括办公室在内的学校各个单位、部门,都有义务责任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发挥影响人、教育人、成就人的功能。让师生到办公室办一次事,看到一个微笑,了解一个流程,掌握一种方法,感受一份温馨,收获一份自信。
四、提升精致化服务能力,要在“变”上找动力。
    学校正在进行二级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改革,陆、海、空、轨的专业框架及精致化人才培养目标正在进行探索定位;新的办公技术层出不穷,新的服务理念不断涌现。工作环境的变化要求办公室的工作要不断变革,以推动进一步提升精致化的服务能力,适应学校事业的发展。办公室的“ 变”包括人员结构、功能职责、工作技术、文化理念等全方位的变化。但学校办公室作为沟通交流的枢纽、通道,就像汽车的底盘,要坚固、要稳定、要持续。因此他的“变”不能大开大合,不能左右摇摆,更不能超越现实,应该是逐步的,顺序渐进的,清风拂面式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微创新”、“小改进”,跬步细流地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绩效目标。 “微创新”,就是不激进、不冒进、不空谈、不作秀、不急于求成、不好大喜功。而是着眼于身边现实中一个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着眼于“小事”、着眼于细节、着眼于细微,采用“问题导向”的办法推进变化,解决问题。形成“微创新”的意识,营造“微创新”风气,积累起来就会形成大的变革,质的变化。
五、提升精致化服务能力,要用“实践探索”做保证。
     明朝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毛泽东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提出了“实践出真知论”的理论。也就是说我们的群众路线,不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工作方法,一种工作实践。只有,也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才能检验我们的工作,才能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才能知道广大师生对我们的服务满不满意。近年来,我们在提高精致化服务能力上进行了不懈的实践、探索,有了一些收获。
    (一)实现制度、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化。
老师、学生到学校办公室一般就是开具证明(介绍)信、加盖学校公章、反映问题、信息咨询等业务。他们很多第一次到办公室,对一些办事制度、程序等不甚了了,往往一个小事跑几趟,难免产生怨气。一年多来,我们修订、优化了二十多项制度和规范,并通过流程图和文档模板建立了标准程序,使广大师生一目了然;对于需要急办、特办的事情,比如,外地毕业生回校开具学籍证明等,可通过电话沟通方式落实信息,减少中间环节,及时解决他们的问题。
     (二)坚持办公室联系基层的制度。
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学校办公室的每一个处级干部要联系一个基层党支部,每一个科级干部要联系一个学生党员。
     (三)建立办公室的培训、学习体系,形成开放的办公室系统联动机制,依靠师生智慧,建设幸福班车。

 

上一条:精致化办公室的“大”在何处?

下一条:提升精致化服务要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闭

友情链接:
长清校区: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海棠路5001号 邮编:250357·无影山校区:济南市天桥区交校路5号 邮编:250023·威海校区:威海市新威路115号 邮编:264200
Copyright © 山东交通学院 鲁ICP备05001932号